LinkedIn Accounts You Must Follow

必須追蹤的LinkedIn帳號清單,人脈與個人品牌經營要趁早

目錄

    原始文章

    必須追蹤的LinkedIn帳號清單,人脈與個人品牌經營要趁早


    原始文章

    〈必須追蹤的LinkedIn帳號清單,人脈與個人資訊網路經營要趁早〉


    你有興趣的公司

    這是很基本、很直覺的選項,但許多人經常忘記。如果你想加入Google就追蹤Google,想加入Facebook就追蹤Facebook。除了可以了解公司文化、最新產業動態外,有些公司在成立新的辦公室,準備大肆搜刮人才的時候,也會把消息貼上來,如下圖的Netflix。另外,從2019年至2020年左右,許多公司開始大張旗鼓的為5G時代佈局,各種展覽、徵才活動大量出現,即使你不為轉職,而是基於個人投資考量,這也是一條滿不錯的訊息管道。

    如果你近期考慮換工作,手邊有幾個不錯的offer,也可以嘗試到LinkedIn上搜尋,看看這些公司在這個國際平台上是否活躍,現任員工在LinkedIn出現的比例高不高,大概都是什麼背景,離職後都去了哪裡。如果你任職的公司非常注重品牌形象,這可能會成為你轉職時的助力,畢竟大品牌光環拿來說嘴還是滿好用的。

    你有興趣的社團(Groups)

    LinkedIn和Facebook一樣,上面也有各種社團供使用者互動,像是我加入的其中兩個社群台灣品牌行銷 Branding & Marketing TaiwanData Mining, Statistics, Big Data, Data Visualization, AI, Machine Learning, and Data Science

    比較有趣的一點,Facebook社團中有社團標章制度,使用者會因活躍程度不同,得到話題高手(Conversation Starter)、視覺敘事大師(Visual Storyteller)之類的標章。在LinkedIn上也有類似的設計,根據您的社群活動在社團中的公開度和影響力的說明:

    LinkedIn 的系統會追蹤與分析社群互動,如撰寫文章、按讚,或是對社團中另一名成員的發文發表回應。我們的演算法會使用這項資料,在您的 LinkedIn 動態消息和社團產品中,提供與您相關的內容。

    獵頭或HR

    和追蹤公司一樣,如果你想進台積電,你也可以試著搜尋台積電的HR,甚至加對方好友。這不一定有用,甚至可能會有反效果,請斟酌使用。

    除了HR之外,你也可以試著和一些獵頭(Headhunter)成為好友。獵頭通常會有自己專精的領域,像是軟體業的獵頭、飯店業的獵頭。假使你找到了和自己領域相同的獵頭,不要猶豫,直接加入吧。獵頭手上通常會有一堆職缺,也會不時發文徵才,即使你暫時沒有離職的打算,但多看多比較總是好的。而且成立人才庫是獵頭的基本工作之一,如果你能自己送上門,並且展現個人專業與價值,對獵頭來何樂而不為呢?

   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找獵頭的帳號,可以搜尋下面幾間知名的獵頭公司,從公司頁面找到獵頭:

    1. Adecco 藝珂人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
    2. Manpower Group 萬寶華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
    3. Michael Page 米高蒲志國際股份有限公司

    現任公司的HR

    這個策略可能會有點反直覺,不見得在每間公司都能夠成功,這裡的建議謹供參考,如有反效果恕不負責。

    即使你短期內沒有轉職的打算,你可能想升職,至少也會想加薪。想達到這些目標,你要有籌碼跟公司談,讓公司了解到,「依我的能力和經驗,跳槽到其他公司絕對不是問題,但我因為與這間公司有同樣的願景而留了下來,當我有功,我應獲得獎賞」。

    為了營造出以上局勢,你要先知道公司中有誰有權干預你的升遷與加薪,加他好友,然後適時揭露資訊,讓對方知道你在公司專案上的成功,也知道你在下班後的積極進修與活躍。這是一個長時間的積累,為了在談判的時刻能更有底氣。

    有權干預你升遷與加薪的,一定也包含你的直屬主管,但加直屬主管的決定本身是種雙面刃,請三思而後行。

    Thank Lai 賴俊銘

    賴俊銘擁有超過20年的人資經驗,是台灣第一位LinkedIn Partner,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苦命的人力資源主管,並開設線上課程〈人資主管教你用 Linkedin 建立社群履歷、打造個人求職品牌力〉,也不時會舉辦實體課程,是許多業界HR追蹤的對象。

    即使你的工作與人力資源無關,我還是強烈推薦追蹤賴老師,因為他在LinkedIn上相當活躍,經常分享招募與求職相關內容,或是網路上的履歷撰寫、面試經驗等相關文章。透過這些內容,我們可以更了解HR在乎什麼,面試劇本可能安排什麼。多看多想,才不會在準備換工作時手忙腳亂。


    LinkedIn China 領英中國

    領英中國是我常看的頁面之一,裡面會有各種產業趨勢,從中國的百度、騰訊到美國的特斯拉、Amazon都是文中常客。除了產業趨勢外,也會有人力市場報告,像是今年多少人換工作、網路產業的平均薪資上漲幾個百分點等數據。

    李剛

    所謂的職場作家很多,但有些內容常讓人覺得說服力不足,不是老生常談,缺乏特到見解,就是將現實世界太簡化、理想化,好像做了A就一定會得到B,不做C就一定不會產生風險D。李剛是職場類微信公眾號「人神共奮」主編,也是我在看過一些職場文章後,覺得比較有料的一位。


    推薦文章

    〈職場新鮮人必備技能,當個稱職的會議召集人〉

    〈FB可能被IG取代?但Facebook和LINE在人脈經營上更加重要〉



    推薦文章

    Aron

    搭載商業思維的資料科學家,工業設計系畢業,曾任職知名品牌行銷企劃。下班後寫機器學習模型,寫網站,也寫文章。興趣是把Side Project當成創業題目來玩,把人生當成遊戲破關。

    facebook telegram

    推薦書單

    大人學選擇:成熟大人的獨立思考術(暢銷增訂版)
    大人學選擇:成熟大人的獨立思考術(暢銷增訂版) ⭐⭐⭐⭐⭐
    米奇7號
    米奇7號 ⭐⭐
    阿共打來怎麼辦
    阿共打來怎麼辦 ⭐⭐⭐⭐
    一級艦隊(《一級玩家》作者最新作品)
    一級艦隊(《一級玩家》作者最新作品) ⭐⭐⭐⭐⭐

    發佈留言

    • * 表示必填欄位
    • 您填寫的電子郵件不會被公開
    • 請確認您的電子郵件正確無誤,當您的留言收到新的回覆時,我們會寄送通知信件給您

  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