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最近看丹布朗的新書Origin,又喚起蘊釀已久的想法,關於宇宙這套系統。
以我們的第一人稱視角向外看,宇宙中有數不清的行星,恆星,塵埃,科博文;如果向內看,人體中則有各種不同的細胞,各種型態,各種功能。
有沒有一種可能性,星體的運作是生物細胞集體運作下的結果?
聽起來很有病,先讓我們暫停,並切換到造物主視角。
如果今天我們要建造一個宇宙系統,如同我們熟知的架構,生物<星體<宇宙,我絕對不會乖乖的一層一層由內向外建立這套系統,這太浪費資源(前提是這系統和cpu一樣有效能上限)。因為這就像生物體主宰細胞,星體主宰生物,代表宇宙之外必定也要有一個代表宇宙的集合體,這會沒完沒了。更聰明的作法,是把整個系統變成一個迴圈,和象棋一樣,兵可以吃將。
這是一個完美的遞迴(Recursion),當然也不會有跳出迴圈(Break)的條件,因為無限迴圈就能夠一直運作下去,像永動機;然後造物主就可以回家耍廢,等收割成果寫碩士論文。
至於微小的細胞如何影響巨大的星體運作,這有點像莊子的齊物論吧,必須擺脫大與小的偏執,都是虛妄。